
看到上面这张图片,相信不少人被它们靓丽外表所吸引,认为这只是两双一模一样跑鞋的摆拍照,其实它们并没有那么普通,而是一对双胞胎,外观长得几乎一样,但在细节上却略有不同,这使得它们的表现各有千秋。

这就是于今年6月亚瑟士(ASICS)发布的METASPEED+竞速系列跑鞋“双子星”:SKY+和EDGE+,它俩从外观上明显的区别仅仅是鞋后侧面有各自型号展示,除此之外,要想肉眼找出它们的不同,还是很有难度的,因为它们符合“双胞胎”的众多特点:


细数跑鞋历史,即使同属一个系列,大部分品牌还是会在外形设计上有所区分的,而亚瑟士METASPEED+系列外形和配色几乎一模一样,这也给广大跑者一个信号,既然是两双“双胞胎”跑鞋,它们区别不是靠外观了,而是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了。


METASPEED+延续上一代METASPEED系列的竞速基因,定位于那些力争突破个人PB成绩、甚至冲击纪录的精英选手所打造,助力他们在不同距离的路跑竞赛提供澎湃的推进力。


SKY+和EDGE+跑鞋拥有同样的结构设计,可分为:动态包裹鞋面、FF BLAST TURBO中底材料、全掌碳板和ASICS GRIP大底,因此,售价也都为1690元。

▶ 鞋面
鞋面采用的单层工程网布的设计,这也是顶级竞速配些的标配。与上一代不同的是,鞋面上的针织飞线间隔更大,透气性能有所提升。在鞋面的支撑上,鞋面内侧的支撑条更为细长且柔软,前掌的舒适性会适当地增加。

▶ 中底
它们都采用了目前亚瑟士最具高性能回弹、最轻量的顶级发泡材质——FF BLAST TURBO。相较上一代,中底材料的体积增加了不少,目的是为精英选手提供更强劲的回弹力。

▶ 大底
它们依然采用GRIP轻量橡胶大底,前掌的橡胶用量较前一代有所减少,这也是因为中底材料增加,要适量进行重量的调节。不过,在METASPEED+高频磨损区域,橡胶用量倒有所增加。

正如一句谚语所说: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,在它们神似的外表下,这反而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,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?我们该选哪一双合适呢?


METASPEED SKY+的中底厚度为28-33毫米;METASPEED EDGE+的中底厚度为25-33毫米,非常有趣的是,在重量上SKY+反而更轻一些。

从上翘角度也能看出,因为厚度SKY+更高,METASPEED SKY+前掌大底更贴近地面,而EDGE+的上翘弧度则更大。

METASPEED SKY+离地高度为34-39毫米;METASPEED EDGE+离地高度为31-39毫米,这两款竞速跑鞋,通过不同的上翘弧度和离地高度,可以帮助不同类型的跑者节约体能,提升效率。


METASPEED SKY+前后掌落差(5毫米)更低,对跑者的腿部肌腱力量要求更高,也更符合顶级精英选手的落地。

EDGE+的前后掌落差(8毫米)更接近传统跑鞋,为步频跑者提供了更高的负荷率及更大的旋转力,对跑者自身力量的要求更为宽容。

METASPEED SKY+的碳板位置上移,更贴近足底,并减小弯曲弧度,以此帮助步幅式跑者在落地的时候有效压缩更大体积的中底材料,获得更强力的回弹效果。

METASPEED EDGE+的碳板位置下移,更靠近地面,并增大弯曲弧度,以此帮助步频式跑者在运动过程中更好地保持节奏,实现更简单的动力推进。

正因为SKY+和EDGE+的这些差异化的设计,使得亚瑟士METASPEED+可以适合不同跑步风格的精英跑者,METASPEED SKY+适配步幅跑法,EDGE+适配步频跑法,他们可以自身跑步方式选择鞋款,减少鞋款适应过程中对跑步方式的影响。

这就是亚瑟士METASPEED+竞速“双子星”的独到之处,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长处,方便跑者选择适合自己跑步方式的鞋款,达到“事半功倍”的效果,正好,吧主(乐海)与好友二二零五就是步幅和步频两种风格的跑者,于是,我们分别测试了SKY+和EDGE+,与大家分享一下它们的穿着体验。


到手METASPEED SKY+后,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轻,43.5码重量为205克,这在顶级竞速里面也是很有优势的,看来亚瑟士仍在追求超厚底跑鞋极致轻量化。

非常喜欢METASPEED+系列的配色,黄绿蓝的渐变色鞋身,看上去十分清爽,非常适合这个炎热的夏季,MONO纱与编织材料的鞋面组合,减轻重量的同时,兼顾好了透气性和耐用强度,跑起来鞋面没有存在感,没有压迫脚趾等不舒服的感觉。


翻看我以为的跑步数据,步频为180的标准步频,根据配速不同,步幅则会进行变化,在竞速状态下,步幅最多能达到1米4,因此我更钟情于SKY+对步幅加持。跑起来后,中底泡棉稍稍增厚和碳板位置的优化,给我的推进感还是很强的,它优秀的适配性也让我倍感轻松,这更便于我打卡步幅,提高配速,跑动时确实“带劲儿”!


首先要称赞一下EDGE+的颜值,靓丽前卫的造型,瞬间成为跑道上的焦点之一,我之前体验过上一代的EDGE,新一代的EDGE+在鞋带、鞋舌的改进非常明显,锯齿型鞋带防止轻易松掉,并且弹性更强

其次要夸一下FF BLAST TURBO中底,上脚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轻弹,中底泡棉的用量比前代产品增加了16%,厚度也增加了4毫米,因此缓震性能非常出色,脚感很舒服,此外,鞋楦比较宽大,脚趾在里面会比较舒服,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鞋子着地面积。

EDGE+定位于像我这样的步频跑者,前掌部分上翘幅度比较大,这样在跑动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滚动过程,在穿它跑动过程中鞋子脚感干脆利落,非常契合跑者高步频的技术动作特点,从而让我的步频更快,可以达到一个更快的速度。

相信这两双METASPEED+竞速跑鞋“双子星”已经令众多跑者着迷了吧,也使得大家受“技术流”亚瑟士的影响,开始关注研究自己是步幅有优势,还是步频呢?那就不妨自己翻开一下以往跑步数据分析一下吧。
